经验交流

经验交流

监理行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几个悖论和应对措施

2024-01-11

 来源:2023《建设监理》杂志 11期      作者:陈继东

 


引言

 

 

为指导和促进“十四五”时期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2年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了《“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根据《“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中的要求,监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研投入、标准体系的制定和执行、数字化建设等几个方面的协调发展,而监理行业在这些方面的实力构建中却产生了一些悖论,导致监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始终不畅。

 


1  监理行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几个悖论

 

1.1  标准化建设和实施规范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并无优势

监理企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推行标准化建设,原则上标准执行得全面和彻底的监理企业在监理服务品质上会有非常大的提高,然而,在市场竞争中严格执行标准的监理企业与没有执行标准的企业相比无明显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单位对监理标准化建设的辨识存在门槛。监理标准为行业内专业人士制定,而每个行业都有门槛,行业外的人士很难理解和掌握标准中的具体要求和标准的执行情况。监理企业受建设单位委托开展监理工作,很大一部分建设单位对监理的定位不清晰、责任不明确,对监理工作标准不熟悉,对监理工作品质的判断大多凭自身经验形成的认知或个人喜好,导致建设单位并没有对高质量执行监理工作标准的企业有直观的认识和判别能力,降低了监理行业高质量执行标准的积极性。

(2)监理企业在标准化建设方面的投入无法在监理竞价中实现产出。标准的制定,特别是企业标准的制定,在公司层面必须有大量的技术研发投入。对于标准的严格执行,在项目层面也需要配备较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进行学习、理解和规范执行。这都涉及企业的资金投入,虽然是监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须投入,但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然而,严格执行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监理企业在竞争中并没有形成合理的优质优价,标准执行好的企业在投标中没有评分项、没有提高取费系数的权重,造成了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现在的工程咨询市场竞争激烈,价格竞争也是残酷竞争中的一个方面。长期这样发展下去,就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没有执行标准的监理企业就会依靠低报价、低成本,将严格执行标准的监理企业驱逐出一些市场。这个问题不解决,行业标准就很难有企业坚定执行,企业标准也很难在企业层面认真制定和执行,监理行业高质量发展就很难实现。

1.2  高质量技术成果输出不足,高素质人才配置缺乏动力

监理行业的发展历程已有30多年,国家标准执行的是GB/T 50319—2013《建设工程监理规范》,也已经历时10年。标准制定初时,监理行业正在探索阶段,对监理工作技术成果的要求不高,还停留在监理规划、监理细则,文件审核签认等方面符合当年社会对监理行业的要求,但是相较于设计行业为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造价行业为业主提供的清单、预算的工作成果,监理行业提供的这些服务都缺乏一定的技术含量。当时市场对监理行业没有高质量技术成果的要求,导致监理行业的管理层不知道企业吸纳高层次人才的作用,监理企业的技术部门也很难在技术方面有所作为。

以监理行业最高资质标准——综合资质为例,其对专业人员方面的要求为:“注册监理工程师不少于60人,注册造价工程师不少于5人,一级注册建造师、一级注册建筑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或者其他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合计不少于15人次。”然而,现阶段一级注册建筑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等技术人才在监理企业并没有合适的工作岗位,因为GB/T 50319—2013《建设工程监理规范》中对监理咨询服务的技术成果不需要这些方面的人才来完成,而企业人才的配置和工作要求是应该严格匹配的,高素质人才更是要和高质量技术成果相匹配。

监理行业在国家标准层面的要求不高、输出成果技术含量较低的前提下,由本应是智力密集型的咨询行业,步入了在施工现场进行质量验收、旁站,安全巡视、验收的低附加值、高人力资源投入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高端人才因此更不愿意投身监理行业,高质量发展也很难破局。

1.3  数字化建设领先的监理企业在提高管理效益和效率方面的成果不明显

数字化建设在传统制造业中起到了很好的减员增效的效果,如全球排名靠前的数字化转型典范——132家“灯塔工厂”,是最接近工业4.0标准的制造业实体。他们代表了智能化时代最先进的生产模式,即将“人的因素”降到最低。

制造业的数字化目标是在将材料按照设计好的标准流程加工为成品的整个过程中,将意外和波动降到最低,使得生产出来的成品质量好、合格率最高。制造业的数字化,追求的是将生产过程量化为数据,从中提取反映生产状态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对整个过程进行自动控制和生产管理,再由机器按照标准化的程序完成所有动作,实现高度数字化,成为只需要少数人管理的“黑灯”工厂。

目前,监理行业数字化建设也在持续推进,在规范监理工作行为、提升监理服务品质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是监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监理行业头部企业持续在投入的领域。然而,数字化建设在提升效益和效率方面的成果却不如传统制造业明显。监理行业的数字化建设与制造业相反,在软件研发投入和硬件设备投入的同时,项目监理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也要积极参与,将监理工作的各类文件成果进行数字化录入,将现场的监理日常工作通过数字化工具进行记录。这些基础工作量相较以前来说,有一定的增加。从监理企业的角度来讲,投入的软件研发和硬件设备看不到相应的效益,基层员工工作量增加产生抵触情绪,会使得企业的管理层慢慢失去数字化建设为企业带来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最后的结果就是数字化建设不了了之。那么就形成了监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另一个悖论:数字化建设对监理工作品质有提升,但是对效益和效率的提升却没有显著效果。这也是数字化建设在监理行业推行有阻滞的一个重要原因。

1.4  监理行业优质优价的评判标准缺失,使得高质量发展缺乏动力

建筑产品的优质优价已经在大部分的施工合同中得到了确认,施工企业获得合同约定等级的质量、安全奖项就会获得相应的奖励。建筑产品评优的体系也非常完善:行业协会举办并制定评选制度,行业专家进行评选,各级行业协会颁发证书。优质的监理服务也应该和建筑产品一样,有优质优价的奖励办法。

监理行业主要以提供咨询服务为核心开展工作,并没有形成实体的工程产品,因此,判定监理咨询服务品质最重要的标准应该是监理企业是否按照行业标准提供了咨询服务工作,是否形成了高质量技术成果。然而,目前监理行业的评优评先工作尚未把标准执行情况、高质量技术成果作为重要判定的标准,以至于行业中对监理企业的优质优价没有独立的判定尺度,经常与施工单位的优质工程奖项、安全文明施工奖项捆绑在一起。事实上,工程质量、安全获奖与否和监理是否提供了优质服务品质并不形成绝对的因果关系,建设单位对此也有认识,因此很少有施工单位获得质量奖的奖励时,监理项目机构也因此能够获得相应的奖励。

综上,监理行业亟需参照施工企业优质工程认定标准体系,建立一套基于项目监理机构优质咨询服务的认定体系。将标准执行、高质量技术成果等作为考核重点,基于优质的服务向建设单位寻求优质的价格,监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才有动力。


2.  促进监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

 

2.1  监理资质标准中对技术研发投入、标准执行等应有硬性指标要求

施工企业资质标准,尤其是对特级企业的资质标准制定充分考虑了施工企业的科技进步水平,在科研投入、专利申请、标准制定方面都有具体的要求,使得近年来大型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稳步提高。大型施工企业大多都建立了博士后研究院、国家级的工程试验室,实现了以科技投入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例如,特级施工企业资质标准中,具体对应的“科技进步水平”要求如下:“(1)企业具有省部级(或相当于省部级水平)及以上的企业技术中心。(2)企业近三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平均达到营业额的0.5%以上。(3)企业具有国家级工法3项以上;近五年具有与工程建设相关的,能够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专利3项以上,累计有效专利8项以上,其中至少有一项发明专利。(4)企业近十年获得过国家级科技进步奖项或主编过工程建设国家或行业标准。(5)企业已建立内部局域网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内部办公、信息发布、数据交换的网络化;已建立并开通了企业外部网站;使用了综合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人事管理系统、工程设计相关软件,实现了档案管理和设计文档管理。”

监理企业的资质标准,特别是综合资质的企业标准,应该向特级施工企业的标准制定原则学习,应在综合资质考核中重点考核“科技水平能力”(如表1所示)。

表1  科技水平能力考核项目及内容

序  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1

科研活动经费

营收占比,投入领域,相关证明资料

2

企业标准制定和执行

企业标准的先进性、项目执行效果

3

数字化建设

参照标准、数字化成果

4

专利、论文、著作等

数量、级别、质量

根据表1制定定量的衡量指标,才能让位列行业头部的监理企业沉下心来,优化企业高层次人才结构,制定和严格执行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将数字化融合到一线项目管理,同时提炼管理成果,形成专利、论文、著作并融合到企业的知识管理中,用科技进步推动监理行业的发展,真正实现国家层面期待的监理行业高质量发展。

2.2  监理行业标准应划分层级,对应不同企业参照执行

标准和产品质量密切相关。目前监理行业的标准体系已经初步搭建,但是这个体系内的质量标准已经难以满足行业内日渐高涨的高质量发展需求。业内专家在制定标准时,普遍顾虑的是行业整体水平不高,担心各类标准要求制定得过高,行业整体跟不上标准的要求。与之矛盾的是,监理行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有一批处在前列的企业引领执行行业高标准,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优质服务,但是又缺乏能参照执行的监理工作高标准。如同高端客户需要N95口罩,行业优质企业也能制造N95口罩,但是行业内却只有医用外科口罩的制造标准,那么就无法证明优质企业按照高标准生产的口罩已经达到了N95口罩的质量,客户也不敢购买。

行业协会应该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依据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给标准划分层次,按照行业中游水平制定的国家或行业工作标准为一个层次,再参考监理行业发展的前沿需求制定较高等级的监理工作标准,如制定“卓越版监理工作标准”作为第二个层次。这样的分层设定,在标准中对监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对监理技术成果提出更严的规定,也为愿意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监理企业提供了可执行的标准。在社会层面,可鼓励国有投资的重大项目推荐执行“卓越版监理工作标准”,跟项目监理机构的评优相结合,并争取在合同中固化优质优价的奖励措施。

2.3  监理行业的标准制定和标准认定应共同推进

中国建设监理协会近年来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但是这类标准为团体标准,推荐会员单位执行;部分重视监理服务品质的企业正在自觉严格地按照团体标准执行和规范监理工作,这类企业的监理服务品质是有保障的。

监理行业提供的是咨询服务工作,最终形成的成果一部分表现为监理资料,另一部分表现为现场控制的行为,并没有生产实体产品,很难向市场、向建设单位证明自己在按照某类标准执行。根据高质量发展需要对标准进行分层、执行“卓越版监理工作标准”的监理企业,则可以组织专家进行考核认定,合格后颁发相应的标准认定证书,以确定其在严格执行超出行业标准的高级别标准,其提供的监理服务是领先和优质的。

标准认定证书的使用范围还可以推进到监理行业评标办法中去。大部分地区现行的监理评标办法仅对ISO 9001系列质量标准有评分要求,该系列标准是各个行业共用的标准,对监理行业深层次的管理和服务质量并没有针对性的评价意义。因此,建议监理行业标准的认定和评标办法相结合,以促进更多的监理企业认证和规范地执行行业标准。

大量的监理企业严格执行标准、反馈意见、修订标准,形成一套PDCA循环,也有利于行业标准的不断更新迭代,保持标准的先进性。这将是监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2.4  高层次标准应提高监理技术成果的科技含量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吸引高素质人才必须配备相应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监理行业高层次的标准,应该是以全过程工程咨询、全流程的监理服务为基础,结合行业前列的监理企业所能提供的高技术含量工作来制定的,引导监理企业执行。

现阶段,工程咨询行业高附加值的技术成果可包含如下方面:(1)针对各类设计审核或优化的意见书;(2)对勘察文件方案的审核意见书;(3)对各类方案包括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面的计算审核、方案安全、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审核意见书;(4)对重大设计变更出具的审核意见书;(5)每月对项目质量、安全、进度、造价等方面的管理总结。

通过高质量技术成果在项目层面的效果实现,会有一部分具备能力的监理企业向智力密集型咨询服务转型,进一步吸纳高端人才在企业中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工作,持续提高技术成果的含金量,再构建监理咨询服务优质优价的评定体系,让优质服务得到应有的价格回报。

2.5  构建监理咨询服务优质优价评定体系

施工单位获奖后能够获得奖励,充分体现了优质优价,但是监理单位在项目服务中除了提出合理化建议使得建设单位获利,理论上可以获得利润分成以外,并没有其他对优质监理咨询工作的认定措施。各级监理协会可以制定对项目层面优质监理咨询服务的评定体系,参照施工企业工程评优体系,可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设置:(1)投标人员更换及变动比率;(2)监理工作与承监工程类型相关的行业监理工作标准的执行情况;(3)监理工作高质量技术成果的质量级别和应用效果;(4)工程竣工后与承监工程相关的技术咨询成果,包括工程过程管控资料、监理工作总结、论文、专利、标准等;(5)建设单位对监理咨询服务的评价意见。

根据以上评判维度,制定项目监理咨询服务质量评优评先的程序,按照程序逐级申报,组织各级行业专家进行评审和认定,颁发相应等级的奖项。

政府应倡导监理服务的优质优价理念,优先在国有投资项目的监理服务合同中明确奖励办法;监理合同履约完成后,监理企业若获得合同内约定的奖项,可获得相应优质优价的奖励,相反则接受相应的处罚。

建立独立的监理项目评优体系,有利于在行业专家评优工作的引导下,推进监理工作标准的实施、监理工作高质量技术成果的应用、促进监理服务品质的提升、提高监理工作在各参建方中的独立地位并提升行业影响力,也使管理优秀的监理企业能够在价格竞争中通过高品质服务获得一定的超额回报,形成整个行业的正向激励。

2.6  数字化建设实现硬件配套和算法赋能才能提质增效

在监理行业的数字化建设实践中,大部分企业还停留在信息化阶段,要想达到效率和效益的显著提升,必须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进行深耕。

数字化平台应与智能设备硬件供应商形成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再在解决方案中加入监理行业专门的智能算法,逐步提高智能硬件设备与行业的贴合度,将一些简单重复性的现场工作逐步交由硬件设备来完成,既提高了行业技术含量,又能够达到提升效率和效益的作用。

工程监理行业的数字化建设可以与硬件供应商合作开发定制化硬件产品,在施工现场进行布设,通过智能硬件传感器采集和传输数据,后台算法进行支持。具体项目现场质量安全问题处理流程如下:通过前端硬件采集数据→后台算法分析数据→手机端提示参考的解决方案→监理工程师现场督察完成整改→上传整改后相关数据→系统根据反馈的数据进行算法分析,进一步优化解决方案。

按照这个思路,监理服务中简单重复的工作可以交给硬件+算法,如混凝土旁站、桩基础隐蔽旁站等都可以通过这套解决方案,逐步代替监理人员实施旁站。当系统算法发现不正常的施工作业动作,会通过系统向监理工程师发出提示,监理工程师也可以通过硬件监控系统实施监控。系统最终能够形成将部分简单重复、低附加值的工作交由硬件完成,高技术成果由项目监理机构的高素质人才来完成的分工。这样才能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回流监理行业。

2.7  数字化建设中研发咨询专业版的类ChatGPT,提升执业能力

目前工程行业的一大特点就是规范和标准存在许多国家标准、建工行业建设标准和地方标准,还包括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部门规章等,这些都是监理日常管理和文件编撰中需要应用到的知识工具。由于建设领域的法律、法规、规范、部门规章、指导手册等体系庞大,很多知识和应用点都分布在其中,监理工程师想随时查阅和调取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也是监理行业形成数字化知识管理体系的痛点。

类ChatGPT的诞生给监理行业在数字化领域建成特有的知识管理体系提供了一个技术路径。行业数字化建设可以参照类ChatGPT人工智能的检索和算法思路,将建设领域现有的知识体系进行数字化录入,形成一定规模的基础数据积累,再运用数字化终端收集功能,将在项目实践中形成的监理通知单、现场问题发现记录、停工令等一系列信息作为基础数据的补充。应用先进的算法,使一线监理工程师的搜索指令形成的知识成果越来越精确,越来越具备指导功能。

应用场景:可以将施工图、施工方案、总监理工程师对项目管理的基本思路、企业形成的数字资产,汇总形成一份针对性比较强的监理细则。这将大大提升一线监理工程师处理技术问题的能力,整体提升监理行业的服务品质,并提升行业形象。

开发专门应用于监理行业的专业版类ChatGPT,所需要的大数据和AI算法能力,相较于现有通用版本的类ChatGPT应可以大大简化,研发技术难度相对较小,可作为监理工程师提供高智能服务的实用工具,并重点开发应用场景。这也是监理行业数字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结语

 

监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离不开各级行业协会对标准的制定和认定,对行业评优评先工作的规则制定和严苛评比;离不开监理企业层面的科技投入、高层次人才引进、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等等。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并不是监理行业中每一个企业最终都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愿望,但通过整个行业努力改变现存的发展悖论,让每一个监理企业都感受到高质量发展的压力,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进行奋斗,也能够潜移默化地改变行业现状,实现政府层面和社会层面对监理行业的期待,迎来行业的崭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