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论文
好好说话、写字,加强监理执业基本功
2021-08-20
作者周朝升,文章已获作者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刊载于2017年9月刊,原题为《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是监理执业的基本功》。
我们通常所说的表达能力,一般是指语言表达能力或文字表达能力。工程监理是为业主提供专业化智力服务的行业。因此,监理人员的语言或文字表达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否能够把工程监理方面的想法,通过语言或文字的形式,比较准确地表达出来;二是所表达的内容,是否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含量、深度与广度。在监理执业过程中,无论是总监、专监以及监理员,从内部或外界、直接或间接地所获取的有关职责范围内的有效信息,都需要通过语言或文字表达方式,及时地应对与处理。因此,一定的语言或文字表达能力不仅是监理人员的必备技能,同时也应视为衡量其执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1 监理人员普遍缺乏表达能力
实行工程监理制度以来,人们对于监理人员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问题,似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很多监理人员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仍然与所从事的职业极不相称。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群众对监理人员职业素质问题产生质疑的部分原因。
1.1 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问题
很多现场监理在巡视或旁站时,发现施工方法或工程质量方面存在问题,往往只会板着脸说“不行”。至于为什么“不行”,“不行”的原因在哪儿,怎样做才“行”,却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例如:在1999年,石家庄—黄骅港高速公路深州段建设工程中,曾经有一位所谓“资深”的结构监理工程师。在他初春上岗时,要求将年前进场的钢筋除锈后再使用。正逢连日细雨蒙蒙,浓雾弥漫。某构件预制场经过一番除锈工作制作钢筋骨架之后,报请监理检验。这位监理表态:“不行!”一群民工便继续围着钢筋骨架不停地用砂纸磨,钢丝刷子擦。但钢筋表面磨光的地方,似乎锈斑生得更快。连续几天检验不合格,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领工员急了,便壮起胆子陪着笑脸向他请教。他厉声回答:“你自己看规范去!”自然没有人敢当面顶撞他。后来,他进场时表态“不行”,离场时回答“你自己看规范去”,便习以为常。民工中有调皮的,背地里叫他“一句半”,模仿他的神态语气逗乐。在此,我们暂且不评论这位监理对工程质量的撑控是否准确适度。但是,这种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肯定是错误的。
这位监理工程师的履职方式,也许是一个特例。但是,监理人员不是凭借专业技术知识树立威信,而是利用岗位职责狐假虎威颐指气使,却是一种普遍现象。
1.2 文字表达能力方面的问题
在一些工程建设项目监理队伍中,似乎缺乏具有文字表达能力的人。或者说,在文字表达方面,没有展示出应有的监理执业水平。甚至有些负责几个施工标段的总监办或高驻办,在整个施工技术资料中,很难发现一份具有可读性的《监理规划》、《监理工作总结》、《会议纪要》以及《通知》等文字资料。有些监理人员写《工作联系单》、《监理日志》等,都显得有些困难。
例如:在很多施工技术资料中的监理审核意见一栏里,最常见的有两句话:一句是“同意”,另一句是“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即使如此,还会闹出一些“牛头不对马嘴”的笑话来。因为有些监理不太理解或熟悉有些报审资料中所包含的内容,也不知道该怎样填写审核意见。记得2011年,国道109线十七沟~大饭铺(呼和浩特市境内)高速公路建设工程项目。总监办在正式开工之前,为了避免在监理签署审核意见方面出现问题,给资料返工带来一系列的麻烦,便专门提前下达了一个书面通知。要求全线的监理工程师、专监和监理员,统一规定在什么内容的报审资料上,填写什么审核结论。这样的规定,既不符合同类报审资料存在质量差异的客观事实,也不能达到通过监理审核提升资料质量的目的,其实是在搞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
据悉,在其他一些大规模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也有类似的书面通知。
2 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语言和文字是两种表达形式,既有共通之处,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评价拥有哪种能力技高一筹或更有用处。最起码,从当前的社会现象来看,似乎没有可比性。但是,在监理执业过程中,如果需要采用文字表达的方式,而仅采取语言表达的方式处理问题的话,是不符合监理程序与规范要求的。比如监理人员岗前培训、各种会议(第一次工地会议、工地例会、专题会议)等,需要有文字记载。相反,可以采用语言表达的方式,却采取文字表达的方式处理问题的话,则更加突出了监理态度的严肃性,所叙述问题的严重性。比如发现施工中存在工程质量、安全隐患等问题,大多是通过语言交流方式解决的。如果付诸文字,便作为施工技术资料,产生了可追溯性。
例如:一份引人发笑的《监理通知单》。2004年4月下旬,交通部质监总站领导率领由各省(区)质监站负责人组成的检查团,赴上海某深水港建设工地检查工作。总结大会上,某领导在谈到施工技术资料方面存在的问题时,拿出了一份《监理通知单》,念道:“工程项目部,交通部检查团快来啦。你们抓紧时间整理资料吧,该改的赶紧改,该补的赶快补上。要是检查出问题,后果自负!”在气氛严肃的会场上,全场听众忍俊不禁。
实际工作中,别说是交通部质监总站检查,即使是工地内部组织检查,监理也会反复督促施工单位提前做好准备,这是一桩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份《监理通知单》之所以成为广为流传的谈资笑料,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值得人们认真思考,并引以为戒。
3 关键在于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民间有句俗话:“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比喻有的人缺乏语言或文字表达能力,不能充分展示胸中所学。我们必须承认,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但绝不是普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倘若用这句话评价别人,是一种廉价的恭维;若是自我表白,则貌似谦虚,实际是在哄骗没文化的人。
监理工作中正常的语言交流,即使在会议上正式发言,也不需要高超的演讲技巧,能让别人听懂就行;监理资料中的各类文件,也不需要复杂的写作技巧,能让别人看懂就好。因此,关键问题不在“茶壶”,而在于“饺子”。有个形象的比喻: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与冰山有颇多类似之处,露出水面的永远只是很有限的冰山一角。一个人的表达能力,犹如这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必须有比较系统的综合知识结构作为支撑。监理人员缺乏表达能力,其根本原因在于专业技术知识储备量不足。因此,提高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努力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与积累施工实践经验。
2004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建设过程中,某总监办曾下达过一份《通知》,经整理摘要如下。
进港道路A标高架桥D32#桥台台身外观质量处理通知 |
A标高架桥D32#桥台台身拆模时,发现外观质量较差,主要问题:(1)局部混凝土表面不光滑;(2)没有光泽;(3)模板拼接处有错牙现象;(4)对接丝杆口处理不美观。 原因分析:(1)使用旧模板(使用的是旧竹胶板),导致浇筑的混凝土表面粗糙无光泽;(2)对接丝杆口没有精心处理(台身模板支撑采用上、下对拉外加支撑工艺);(3)部分混凝土垫块处有混凝土色差现象。 处理意见:因该构造物不能满足观赏性方面的要求,拆除重新施工。 改进措施:(1)外露混凝土构造物一律使用新模板,并拼接严密;(2)地面以上构造物,一律使用新模板。原则上在正常视线范围内,不采用对拉丝杆;(3)用同一批号的水泥制作垫块,且尽量用圆形垫块。 要求以后的立柱典型施工,在外围先进行试验后,再进行正常施工。 总监办 2004年×月×日 |
这是一份极其普通的《通知》,在文字表达形式上毫无技巧可言,甚至有语句繁复之嫌。内容也比较简单,没有高深的理论。但是,在分析判断问题的准确性、改进工程管理措施的可行性、以及解决问题的魄力和决断能力等方面。可以使读者感觉到含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施工实践经验。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在很多工程建设项目中,大多是在混凝土构造物存在内在质量或外观变形问题,才会进行返工处理的。这里,对存在上述外观缺陷问题的混凝土构造物,不惜采取返工处理的严厉措施,并在施工方法上大胆地提出新的要求。不但在本工程项目范围树立了一个标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其他需要具有观赏性的工程建设项目特别是城市建筑物施工,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
4 总监的表达能力尤为重要
提高语言或文字表达能力,是为了提高执业水平,同时也是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有的人为了获得监理资格证,可以不惜废寝忘食地学习专业知识。一旦拿到所谓的“蓝本”或“红本”,监理岗位和经济收入相对稳定,便志得意满,就此止步;或坐井观天,妄自尊大。这不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工程监理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提升空间是永无止境的。尤其是总监代表监理单位的形象,更应努力提高语言或文字表达能力,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有出色的表现。
管理学中有个著名的“锅盖原则”,说到你的领导力有多大,你的成就有多大,你的成就永远不会超过领导力。所谓领导力,主要是指领导者的影响力。对于一个监理单位来说,也是如此。总监通过语言或文字形式处理问题,处理问题的方式及效果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说,上一例《通知》体现了某些总监较高的执业水准。那么,在现实工作中,有些总监的表现则是平庸的,甚至会闹出一些笑话来。
例如:某高级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担任总监。在一段只有十几米长的路基挡墙施工时,因生产厂家没有及时提供产品生产许可证和钢筋质量证明书,现场监理人员按照监理程序要求,不准其投入使用。施工队便在一边等待上述证书的过程中一边施工,等到绑扎钢筋骨架、搭设模板后,要求浇筑混凝土。现场监理不同意,施工队领导便直接向总监请示,并向总监表示,如果没有上述证书或检验钢筋质量不合格,一切后果由自己负责。总监淡淡地说了句:“你们想浇就浇吧。”施工队领导认为总监已经同意,只是表态不干脆;现场监理认为总监没有同意,只是对施工队领导提出的请求表示了不耐烦。直到挡墙施工结束,大家也没有明白总监说的那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5 坚定学习的信心
很多人的努力半途而废,往往在于不能战胜自己,缺乏自信和毅力。
在现实生活中,当你在努力的过程中或小有收获时,得到的不尽是羡慕和赞赏,也夹杂着嫉恨与诽谤。有两则寓言含有深刻的哲理:桶里放的螃蟹不多,必须盖上桶盖,防止有的螃蟹爬出去,如果放的螃蟹多了,反而不用桶盖,因为有的螃蟹往上爬,其他螃蟹便会把它拉下来。一群猴子举行攀塔比赛,最早到达塔顶的是一只耳聋的猴子。其他猴子不是输在攀爬能力,而是太在意其他猴子的反应,左顾右盼,延误了攀爬速度。人类社会要比动物世界复杂多了,如果做事缺乏毅力或患得患失,很难获得成功。
首先必须热爱监理行业及岗位工作,才能更好地激发学习专业技术知识的潜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信学习和掌握任何一项知识或技艺,有一分耕耘便会有一分收获。
要坚信知识改变命运。这种改变,有的时候是明显的,更多的则是潜移默化的。更重要的是,不能片面地追求物质待遇方面的改变,而是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改变。无论是否改变或改变多少,只要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和努力学习,一定会有更多的机遇,为监理工作做出更多的业绩。
6 结 语
数年前,在监理队伍一度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之时,常听到有人用不屑的语气说:“工程监理谁都能当!”现状如此,令人难以辩驳。但是,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有些总监缺乏应有的威信。基于对监理行业社会形象问题的思考,笔者从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着眼,探讨监理人员的执业基本功,与大家共勉。